通常而言,一款游戏是否优秀,往往取决于游戏本身的质量,可这一标准在派对游戏领域却不太适用。近年来,不少红极一时的派对游戏,竟出自名不见经传的工作室和个人开发者之手。正因如此,这些派对游戏大多带着一股浓浓的小作坊气息,技术粗糙、BUG频出,甚至连基本功能都不完善,玩家不得不借助社区自制的优化MOD,才能获得更好的体验。
然而,以社交体验为核心的派对游戏,好不好玩主要取决于能否给一起游玩的小伙伴带来足够乐趣。在其他游戏中极具破坏性的恶性BUG,到了派对游戏里,或许就成了绝佳的节目效果催化剂。
玩派对游戏时,与其说是在玩游戏,不如说是在“玩人”。
倘若抛开派对游戏中玩家间通力合作、互相整蛊,或是互相猜忌的“黑暗心理学”元素,大部分派对游戏的玩法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其实相当有限。比如,“狼人杀”系派对游戏,去掉“狼人杀”环节后,玩家在游戏里做的,不过是一些类似“通马桶”的小游戏罢了。
所以,以社交为核心的派对游戏普遍存在一个问题:游戏体验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玩家自身,且体验上下限差距极大。要是你和朋友都是天生的社交达人,能就着无聊的烂片聊得热火朝天,那再乏味的派对游戏也能被你们玩出花样;但要是你和朋友都比较内向,那派对游戏对你们来说,真就成了“通马桶”模拟器。
不过,《午夜谋杀俱乐部》显然不属于这类派对游戏。
《午夜谋杀俱乐部》的游戏玩法本身就足够吸引人,能为游戏体验兜底。有了扎实的底层玩法支撑,社交部分更像是锦上添花。而且,由于玩法本身极具节目效果,游戏中更容易出现让你和朋友捧腹大笑的瞬间。
在《午夜谋杀俱乐部》里,玩家要做的就是“疯狂开黑枪”——没错,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开枪。
每名玩家开局会拿到一把左轮手枪和一支手电筒,然后被扔到同一栋漆黑的宅邸里互相厮杀。
这座阴森的房子里没有任何光源,一旦关掉手电筒,就会伸手不见五指,连游戏的大部分UI也会消失。
只有打开手电筒,玩家才能勉强看清被光线照亮的范围。
但玩家打开手电筒获取视野时,自己的位置信息也会因手电筒的灯光暴露给其他敌人。
在没有足够信息就随意开灯,风险可不小。毕竟,你只能看到手电筒照亮的一小片区域,却会把自己的方位暴露给所有看到灯光的敌人。一旦开手电筒时没探查到敌人位置,你就会因手电筒显眼的光线,变成一个“敌暗我明”的活靶子。所以,大多数情况下,开灯的风险远大于收益,除了确认地形等必要操作外,玩家都会让手电筒保持关闭,潜伏在安全的黑暗中。失去视野信息后,游戏中的信息源主要就剩下声音了:脚步声、枪声、中弹尖叫声、场景交互声,或者其他玩家的语音声,都会成为获取其他敌人位置信息的关键。
于是,玩家可以通过听声辨位确定敌人的大致方位,提高用手电筒照射方向的准确性,然后突然打开手电筒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;或者干脆守株待兔,尽量不发出声响,等着主动开灯的敌人自投罗网。
当然,“光”并非唯一能准确获取敌人位置的信息源,玩家开枪的枪线和场地中的道具,也能帮助玩家探查敌方动向。
不过,启动获取道具的老虎机时,会产生巨大噪音和光亮,让获取道具也变成一种收益与风险并存的行为。
除了这些基础规则,游戏中还设有多种模式供玩家选择,这些模式在设计时或多或少借鉴了当下流行的一些游戏元素。
“猎头”是比较常见的非对称对抗,“夜行神偷”类似《THE FINALS》中的“提现模式”,而尚处于实验阶段的“变牌”则和《界外狂潮》的“碎片卡”玩法相近。
但这些游戏模式并非生硬照搬,它们都被很好地融入了《午夜谋杀俱乐部》中,不仅没有显得突兀,反而与游戏独特的视野机制相互配合,相得益彰。
例如,在“变牌”模式中的“卡牌”效果,完全是根据自身独特的游戏特性量身定制的。
“光轨”会让所有人留下一道亮眼的行动轨迹。
话说回来,初次见到这一套围绕获取视野信息的风险机制时,我难得有了一种惊艳的感觉。但与此同时,我也产生了一个疑问:“在黑暗中获取视野”是生活中的常见场景,但为什么除了恐怖游戏外,很少有人想到把它运用到游戏的视觉信息交互中?
实际体验了《午夜谋杀俱乐部》后,我找到了答案:想法虽好,也可能有人曾想到过,但运用到对战游戏中时,玩家的体验并不理想。
在现实生活中,即便失去视觉,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听觉、嗅觉、触觉和味觉来感知外界信息。然而,在游戏中一旦失去视觉,基本上就只能依赖听觉了。
在恐怖游戏中,“黑暗”虽同样削减玩家的视野信息,但它更侧重于营造恐怖氛围,所以场景中可以存在其他光源。但《午夜谋杀俱乐部》为了让玩家完全投入那套基于视野信息的风险机制中,几乎没有在场景中设置其他光源。
恐怖游戏的场景中往往有其他光源。
为了让玩家在不触发风险机制前能获得更多信息,游戏采用了几个颇具巧思的设计,让原本没有信息量的黑屏画面“代偿”了玩家的部分感官。比如,宅邸的空气中飘浮着不少灰尘,在一片漆黑中行走时,玩家可以把它们当作参照物,判断自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;再比如,玩家碰到地形无法前行时,会出现碰撞声,画面边框也会随之变白。地图中的一些物件也会发出声音,玩家可以根据声源的方位变化,倒推自己的移动轨迹。
但即便如此,“完全黑屏”给玩家带来的不适感,依旧远超恐怖游戏。在《午夜谋杀俱乐部》中,“光敏性警告”绝不是例行公事。虽然列举的巧思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玩家确认自己的位置,但来到一个陌生地形,比如进入一个新房间后,总不免要打开手电筒,大致确认下房间的布局。频繁开关手电筒带来的明暗闪烁,会给玩家的双眼带来不小负担。
更夸张的是,游戏中还有“闪光弹”道具——没错,就是FPS游戏中常见的那个闪光弹。你可以想象,在一片漆黑中突然被这么一道过曝的闪光画面刺激,眼睛会有多难受。
这种视野机制带来的先天性观感缺陷,或许是前人未曾采用这个机制的原因,但也造就了《午夜谋杀俱乐部》的独特之处。我想,游戏的开发组早已预见了视野机制的缺点,但同样看到了这个机制的巨大潜力,在规避玩法缺陷和发掘玩法潜力的取舍中,《午夜谋杀俱乐部》就是他们给出的答案。
总体来说,《午夜谋杀俱乐部》作为一个派对游戏是绝对合格的,它没有因为游戏自身的定位而在底层玩法上敷衍了事,反而根据视野信息的博弈,拿出了一套相当大胆的风险机制。在底层玩法完成度足够高的情况下,它多样的模式也拓展出了很多乐趣,能让你和游戏搭子尽情享受。
毫无疑问,《午夜谋杀俱乐部》值得“无视风险继续访问”。但如果想要畅玩这款游戏,你最好提前准备好一双能承受“折磨”的眼睛——当然,如果真的感觉身体不适,还请立刻停止游戏。
模拟经营丨76.85MB
休闲益智丨176.74MB
休闲益智丨76.6MB
赛车竞速丨74.16MB
模拟经营丨178.18MB
冒险解谜丨144.96MB
盒子工具丨19.65MB
赛车竞速丨155.00MB
模拟经营丨306.8MB
休闲益智丨212.89MB